宁波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环保知识环保知识

“碳达峰”和“碳中和”究竟是什么?

发布日期: 2021-05-13 点击次数: 1832

 

一、“碳达峰”“碳中和”究竟是什么?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之有关的工作也被列为今年的重点任务。“碳达峰”“碳中和”因此成为“最热”词汇的首选。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

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三、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

2、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

3、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

四、“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底气”是什么?

“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效果显著。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已具备实现碳中和条件。

1、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曾向国际社会承诺: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据统计,2018我国碳排放强度就已下降45.8%2020年碳排放强度继续下降至48.1%,提前并超额完成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2、重点领域节能工作进展顺利。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中国绿色建筑惠及2100多万户民众,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全球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3、植树造林见成效。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我国共有164.3亿人次参与全民植树运动,义务植树742亿株。45年间,我国森林增长面积相当于约13808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五、“碳达峰”“碳中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1、重构产业结构。一是重构能源产业。我国产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等仅占16%。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幅发展可再生能源;二是重构制造业。中国的所有产业将从资源属性切换到制造业属性。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将进行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形成新的产业格局;三是碳交易成新能源汽车企业增收新支点。特斯拉2020年出售碳排放额度所得的收入达14亿美元,成为特斯拉“赚钱之最”;蔚来2020所有业务净亏损,而出售碳排放额度所得的收入却有1亿人民币。

2、重构国内外经济格局。一是改变中国现有的经济版图。如果到了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光伏、风能聚集的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二是改变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如果到了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会摆脱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石油地缘政治时代”被完全打破,国际竞争的焦点将逐渐转移到低碳技术价值链的控制上。

3、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碳中和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保持清醒神器”咖啡杯上,吸管的位置被可翻盖直饮代替;另外,塑料吸管也被环保可降解吸管代替。类似的变化还有很多。

 六“碳达峰”“碳中和”我们能做什么?

1、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我们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及时关电脑、打开一扇窗、自备购物袋、种一棵树……只要你学会做减法:减排、减污、减负、减欲、减速,就能为碳中和、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绿色发展科技先行。从行业看,在“十四五”期间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要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和企业技术创新,引领社会投资向低碳绿色产业倾斜。此外还要在农业、林业、土地利用、草原、湿地等方面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强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碳汇。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如果到了2060年:我们的后辈大多数会住在屋顶会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建筑里;中西部大片的光伏和风力发电景象将会是重要的旅游景区;所有的燃油车已经不见踪影,无人驾驶电动车大行其道;绿色将成为主色调,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树木的味道。希望这样的生活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