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环科动态环科动态
全球易危黑嘴鸥在这里发现
2022年9月,市环科院受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委托启动镇海区鸟类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截至2023年2月,已组织开展镇海区鸟类多样性秋、冬季两季度调查,调查覆盖镇海区全域,累计完成15条样线、样点18个。
目前,调查共发现记录鸟类13目32科74种,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外,还调查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包括小杓鹬、鸳鸯、凤头鹰、松雀鹰、北鹰鸮、红隼等;浙江省重点保护二级野生动物8种,包括斑姬啄木鸟、凤头䴙鷈等。
黑嘴鸥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易危物种(VU),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比较罕见,是重要的湿地水鸟指示物种,被称为“湿地精灵”。主要发现人为宁波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施建庆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观鸟爱好者,为了更好地观测候鸟们的迁徙状况和生活环境,施建庆和协会的成员们经常一起在杭州湾南岸一带巡护海塘,观测候鸟生存状况。与黑嘴鸥的不期而遇,是缘,也是因,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优越的自然条件,能够为它们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蛎鹬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爱尔兰的国鸟,具有强烈的护巢和恋巢行为,亲鸟会通过表演受伤,试图吸引觅食者的注意力。经过浙江野鸟会确认,本次发现为蛎鹬镇海新分布点。
鸳鸯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雄鸟和雌鸟会互相亲密地梳理羽毛而被视为爱情的象征,不同于对鸭子的刻板印象,鸳鸯属树鸭类,在树洞里筑巢。
凤头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头部有短羽冠,似凤冠而得名,除了拖长的吠声还会he-he-he-he-he-he的尖叫。
北鹰鸮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同于对猫头鹰大脸盘的刻板印象,北鹰鸮脸盘不大,形体似鹰,眼大黄色而富有呆萌气质。
鸟类是野生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之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敏和深刻地反映着生态环境的变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市环科院调查团队将继续开展镇海区鸟类多样性本底调查,为我市鸟类科普与保护献力献策。